你家娃的“没主见”,可能是在复制你的“生存模式”
上周小区游乐场,目睹这样一幕:5岁男孩想爬高阶滑梯,脚没站稳摔了。父亲冲过来第一反应不是关心鼓励,而是劈头盖脸三句话:“早说过你不行!”“看把裤子弄脏了吧!”“以后不准玩这个!”男孩眼眶通红攥着衣角,那瞬间我仿佛看见二十年后职场里不敢争取升职的年轻人。
上周小区游乐场,目睹这样一幕:5岁男孩想爬高阶滑梯,脚没站稳摔了。父亲冲过来第一反应不是关心鼓励,而是劈头盖脸三句话:“早说过你不行!”“看把裤子弄脏了吧!”“以后不准玩这个!”男孩眼眶通红攥着衣角,那瞬间我仿佛看见二十年后职场里不敢争取升职的年轻人。
家里小孩昨天放学回来,书包一扔,连饭还没吃,就坐那写作业去了。
洞见(DJ00123987)——不一样的观点,不一样的故事,3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。点击标题下蓝字“洞见”关注,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、有意思的延伸阅读。
“一个人的性格特点、人生三观、精神品格、思维方式、生活习惯,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。”
等我长大后,才发现世界上最流行的教育理论,不是“因材施教”,也不是“自我实现”,而是“疯狂内卷”。一边拼命操心孩子“成才”,一边忙着把自己也卷成“信息焦虑型父母”。
你想啊,一个人一动不动坐在教室里,举着一根笔,翻着几本厚得能当枕头用的书,跟个修仙的似的——神情肃穆,嘴里还念念有词。
大家好,我是深耕教育领域10年的观察员孙老师。见过太多“伪学霸”昙花一现,也见证过普通孩子逆风翻盘。今天我要揭露的,是那些重点小学教师圈私传、学霸家庭秘而不宣的教育底层逻辑。这些真相无关天赋,只关乎认知迭代与方法突围。